首页  部门概况  规章制度  机构设置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生活百科>>正文
“小口腔”也有“大误区”
2025-02-21 16:02   大众健康

误区一 洗牙会让牙齿松动

分析与建议:牙结石是口腔里的细菌、软垢等在牙面上长期滞留,经唾液中钙盐的沉积后形成的硬质污垢。口腔卫生差的人,牙结石会越积越多,进而引发牙周炎、牙龈炎,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与脱落。如果长时间不洗牙,洗牙后就会感觉牙缝变大,牙根外露。这是因为洗牙的过程去除了沉积的牙结石,而不是真正的牙齿松动。

误区二 乳牙龋病不用治疗

分析与建议:孩子乳牙龋病,会影响口腔健康及咀嚼功能,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完全被吸收,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乳牙龋坏如果不治疗,还会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导致恒牙长时间长不出来或者很早就长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涂氟及窝沟封闭,减少乳牙龋病的风险。如果发生龋坏,家长要及时带孩子接受治疗。

误区三 刷牙时间越长越好

分析与建议:研究发现,刷牙时间超过5分钟,并不能清除牙齿表面更多的牙垢。相反,长时间刷牙还可能增加牙釉质损伤和楔状缺损的形成。因此,想要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刷牙时间以23分钟为宜。23分钟的刷牙时间,足够我们充分清洁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同时又不会对口腔组织造成过度刺激。

误区四 年纪大了就会掉牙

分析与建议:健康的牙齿可以伴随人的一生,而牙齿脱落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龋病,二是牙周病。这两种口腔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引起牙齿松动及脱落。如果不重视口腔健康,即使年纪轻的人也会掉牙。所以,要坚持定期做口腔检查,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牙齿脱落,都应及时进行治疗。

误区五 牙龈出血是“上火了”

分析与建议:牙疼和牙龈出血一般为炎症导致,有可能提示牙周病。相比龋齿,牙周病周期更长,更容易对牙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牙结石过多会造成牙龈红肿及萎缩,严重时会导致牙齿脱落。预防牙周病,定期口腔检查及洗牙是关键。

误区六 用冲牙器或漱口水代替刷牙

分析与建议:冲牙器和漱口水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但牙齿表面的菌斑只有通过牙刷和牙线的物理摩擦才能清除干净。因此,刷牙是每天口腔清洁不可替代的基本操作。部分漱口水具有杀菌作用,过度使用可能破坏口腔内的微生物动态平衡,引起口腔疾病。

误区七 一把牙刷用几年不换

分析与建议:有的人可能习惯性地一把牙刷使用几个月甚至几年,觉得“牙刷只要还能用就行”,却没有意识到,老旧变形的牙刷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清洁效果,甚至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如果不及时更换,可能导致口腔感染、口臭等问题。

误区八 全家人共用一管牙膏

分析与建议:如果与家人共用牙膏,一定要注意保持牙膏与牙刷接触部位的清洁。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口腔疾病或者胃肠疾病,那么就不建议全家人共用牙膏,尽量实现一人一用,避免口腔中的炎症细菌和胃肠中的有害细菌,通过牙膏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