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概况  规章制度  机构设置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生活百科>>正文
冬至养生
2018-12-21 14:18  

节气解说

冬至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一阳生”,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轮转,到了冬至这一天,此时否极泰来,一阳复始,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循环。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一定要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关于冬补的时间,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二九天”。这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如何选择,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而定。一般来说,选择在“三九天”最冷的时间段进补即可,即民间所说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因此,冬至的养生重点就是适当进补,顺其自然。养肾填精是这一时期的养护重点,除此之外,滋养气血也很重要。

饮食保健

食补温肾

冬季食补最主要的是补肾精,因为肾属冬天,冬季里是补肾的最好季节,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补肾节点,如果这个时候肾精亏虚,来年真的会感到虚。

利用冬至之后的养生时机吃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海参等黑色食物以及羊肉、核桃、板栗等,对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水果,如榴莲、芒果、荔枝、桂圆等南方水果,覆盆子、桑椹子是补肾的黄金搭配,阴阳互补。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老人,冬天可配食乌龟、甲鱼、枸杞等护阴之品。

此外,食补也要注意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药、葛粉等作为食疗品,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绝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牛鞭、鹿蹄筋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粘度增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

早餐要吃黑

黑色入肾,与冬相应,肾藏精气,精气为生命之源动力,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密切相关。每日早餐吃黑色食品,可以补足精气,提高免疫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如可食用黑米粥、黑豆膏、黑芝麻糊、黑枣黑木耳羹、黑魔芋饼、紫菜等蔬菜。

午餐巧搭配

冬季的午餐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用以下食物,巧妙搭配,科学膳食,提高营养,使食而有味道,补而不过量。如可选用粳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香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类;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类。

晚餐喝菜粥

冬季胃口大开,营养美味易使人发胖,特别是晚餐太丰富更容易使人发福。故在冬季的晚餐应当以菜汤和菜粥为首选,因为它们不仅能暖胃,还能提供矿物质、纤维和维生素。虽然吃了之后很饱,可是实际落肚的东西并不多,不容易使人发胖,甚至肥胖的人还会体重下降。

饮料选果汁

冬季里寒冷,气温低下,人体尿量增多,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应及时予以补充。然而果汁中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铁等离子成分。故冬季里应当以温胃暖身的果汁为饮料尤为适宜。也可多吃些含钾、钠、钙、铁丰富的食物,如芝麻酱、香蕉等。

五味俱全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味很特殊的中药,就是具有酸、苗、甘、卒、威五种滋味,而一般的中药只有一种或两种味道。中医有“五味皆备而五赃皆治疗”的说法,具有很多养生保健功效.是延年益寿的佳品。五味于具有止咳、补肾宁心、益气敛汗等作用。五味子性酸、甘、温,归腑、心、肾经。常用量为2-6克。日常保健,可用来泡茶,人药膳等。

药补要对症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冬季进补用膏方,觉得省事,不用每天操心吃什么,其实专家们并不建议大家盲目吃膏方。脾胃科医师指出,膏方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领人群不需要补膏方,只要多运动,饮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辩证开药,不是直接去药店买来什么补血的阿胶膏方都能吃得,有的人不对症可能越吃越坏。

膏方最适合冬至养生的,因为刚立冬时就进补容易上火,此时进补效果最好,而且不上火。但膏方主要是用来补虚证的,是个性化的药方,而且价格不便宜,不是身体很差,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不是必须去吃的。食补也可以达到疗效的。

起居保健

常晒背以养阳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除此之外,常接受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意D.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的吸收,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定时起居

冬至之后,白天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需要根据季节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缓慢起床,不能醒来立马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3-5点运动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运动。

运动保健

动中求静

冬至时阴气旺盛到了极点,阳气开始生发,并逐渐旺盛。由于阳是从阴里面生出来的,只有当阴足够旺盛时,阳气才能生得更好。因此,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健康也更好。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手脚并用做运动

抖手抖脚:这个动作适合活动力强、身体灵活的青壮年人。穿平底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做原地小跑、原地跳跃动作,同时双臂、双手放松,做快速抖动的动作,就像要甩掉手上的赃东西一样。每次做5-1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后补充一杯温热的白开水,会让人觉得既放松又暖和。

拍手跺脚:这个动作适合老年人做。穿乎底鞋,双脚并拢站立,全身放松,双手掌张开对拍,以手掌感觉温热为度。然后用手扶住墙或扶手,双脚交替用力跺脚.让全身都跟着动起来。这样运动10—20分钟.会感觉气血通畅。

日常养生保健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官、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