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概况  规章制度  机构设置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生活百科>>正文
这几个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 你中招了吗?
2023-12-22 09:49   健康吉林12320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胃的黏膜层或近壁处,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并威胁生命。胃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些危险因素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细菌感染和遗传等。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高盐饮食对胃黏膜会造成较强的刺激,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肥胖,使胃酸分泌增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同时,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中的亚硝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也会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给健康埋下隐患。再加上很多人熬夜时喜欢吃夜宵,这些食物在胃里停滞,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同时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在人类胃内存活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胃癌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地域差异等。通常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的地区,胃癌发病率也较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可产生多种酶及代谢产物、细胞毒素等,对胃黏膜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胃黏膜发炎,继而导致胃黏膜受到一定损伤,随后造成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如果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定植在肠黏膜上皮,使肠黏膜上皮的炎症反复发作,随后可能会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胃内疾病又可成为胃癌发生的因素,如果不积极治疗,病情长期发展便可导致胃癌。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得胃癌,建议患者积极进行治疗,降低胃癌发生率。

慢性胃病及癌前病变

65%的胃癌患者都曾经得过胃病。容易发展为胃癌的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还有胃切除术后可能发生残胃癌。胃炎和胃溃疡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因此,及时治疗和控制胃炎和胃溃疡,对预防胃癌非常重要。胃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前两者癌变概率较低,胃腺瘤的癌变率为10%~20%。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癌变概率明显增加。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和减少,常伴有肠上皮增生或黏膜异型上皮增生,可出现癌变。该病在胃癌中被列为癌前病变,也是胃癌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胃癌的发生需要一个过程,会先后经历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间环节积极干预,就可避免胃癌的发生。胃切除术后,胃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变化。患者可能在术后15~20年发展为残胃癌。研究发现,接近30%的胃癌患者有胃切除病史。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容易引起这类人群出现胃癌的。暴饮暴食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之一,一次性进食过多的食物容易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人体胃内的胃酸过多,进而引起胃肠道黏膜出现一定的损伤,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引起这类人群出现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引起胃癌。

建议保持清淡以及均衡的饮食原则,在进食食物的过程中保持适度的原则。同时也不能够出现长期饥饿的情况,可以达到降低这类人群出现胃癌的几率。经常性的暴饮暴食,会使我们的胃无法及时的分解食物,使食物残留在胃内。时间长了,各种胃病也会找上门了。而一旦有了胃病还不去注意控制饮食,胃病也会逐渐加重,得胃癌的几率也在增加。所以,无论遇见什么好吃的,适可而止都是不变的法则。

不重视常见的胃肠疾病

比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觉得这些疾病很常见,吃吃药缓解一下就好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肠胃疾病如不及时解决,长期刺激胃黏膜,是很容易诱发胃癌的。当我们在进行体检发现自已有这些胃部疾病,一定不要因为没什么症状就放任不管。最后是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做一下治疗,否则拖到后期,变成胃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要记住这几种胃病,不要拖延,讳疾忌医。要阻止胃部癌变,请注意及时就医,防患于未然。